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绵阳全面谋划科技城超常发展

编辑:admin 日期:2018-09-08 10:26:23 / 人气:

将着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作为绵阳现代化建设“五个主攻方向”之一,聚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以超常举措促进科技资源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
□罗天锴 钟林 李常昊
  9月7日上午10时整,绵阳会展中心旁的九洲体育馆内嘉宾云集,气氛热烈。第六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投资推介暨采供对接大会隆重举行。大会共签约项目121个,投资金额达900多亿元。其中,绵阳签约市(境)外项目57个,投资金额760.84亿元。
  第六届科博会,绵阳又一次站在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的资源正往绵阳聚集,不仅如此,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向绵阳倾斜。绵阳这座承载国家使命和无限荣光的城市,加快发展的内外因素正在向这里汇聚。系统谋划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把中国科技城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绵阳正站上新起点,迸发出新的活力。加快发展 
形势越来越好
  当天的推介及签约活动,绵阳又收获大单,这还只是绵阳近一年来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而无论内外,形势都越来越好。
  从绵阳的外部看,利好的形势令人振奋。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正式纳入新时期强国战略体系,绵阳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专门对“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作出部署。近期,省委又专题研究支持科技城建设工作。“可以说,中央、四川省对绵阳发展和科技城建设的重视程度空前、支持力度空前,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绵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认为。
  难得的机遇,在绵阳转化为了发展的实绩。2017年,该市成为全省第一个经济总量过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过千亿元的地级市。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8.9%;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
  在经济总量较快扩张的同时,发展质效也在持续提升。基于雄厚的科技创新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去年绵阳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7%,处于全国城市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4.1%、37.5%,绿色发展指数居四川首位。该市经济实现了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未来几年有望稳定并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预计2021年GDP将突破3000亿元。
谋定后动 
措施越来越实
  而在此前召开的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更是在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上作出了系统谋划。
  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找准并化解制约科技城建设的关键症结的同时,还必须有的放矢、方法得当。绵阳给出的方案是: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三个主攻方向,引导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创新。
  落实到实践中,绵阳将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实施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建立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机制,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纳入考核,让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唱主角”“挑大梁”,以企业带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着力优化创新生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信用、法律、知识产权、管理和信息咨询、人才服务、资产评估、审计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科技服务;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创新生态和社会氛围。着力提升创新活力——推进高校院所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开展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赋予科研单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构建综合性、全覆盖、科学高效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
  着力壮大创新型产业——依靠现有企业产业存量壮大一批,通过自身科技潜能释放和成果转化催生一批,通过开放合作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着力培育具有绵阳特色、支撑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绵阳提出,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是支撑科技城超常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建设将按照“项目引领、产城并进、全面提速”的总体要求,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项目招引攻坚和优势产业培育攻坚,加快建成科技新区、产业新区和城市新区。
勇提“科技城之问”
彰显超常发展的决心
  中国科技城,无疑是绵阳的一块“金字招牌”。经过18年的努力,科技城建设初步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保障国防建设的路子。辩证看待这些成绩的同时,绵阳也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城建设的成效离中央、省委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在此前召开的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绵阳主政者提出了“科技城之问”——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努力,没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什么没有在创新型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什么顶着中国科技城的“桂冠”,绵阳经济总量在西部同类城市中的排位却一度下滑?
  提出这样的问题,需要很大的勇气:认识问题,从反思自身而来。从多年的建设实践中,绵阳意识到,强劲的创新活力是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的强大气场。而当前,制约科技城创新活力的关键症结就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为此,绵阳提出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为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松绑解套。对需上级顶层设计的体制机制问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向上提出工作建议,争取更多国、省改革试点在绵阳率先实施;对自身能够解决的工作运行机制问题,敢于“刀口向内、自我革命”,破除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砍掉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完善支持政策、要素投入、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
  破解这样的问题,需要很大的决心。决心要从务实发展的措施中来体现:大力推进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完善科技成果“四权”管理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向科技城聚集,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绵阳会把中国科技城这块“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现在致电 024-123456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